一、单选题
1.正常普通小麦(2n=42)缺失一条染色体形成单体小麦。将单体小麦与正常小麦杂交,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实验编号
父本
母本
F1植株百分比
正常小麦
单体小麦
实验一
正常小麦
单体小麦
25%
75%
实验二
单体小麦
正常小麦
96%
4%
A.由实验一可知,减数分裂时不成对的染色体易丢失
B.由实验二可知,(n-1)花粉的可育性比较低
C.单体小麦自交后代中,正常小麦与单体小麦的比例约为1:2
D.为了获得更多的单体小麦,杂交时 选单体小麦做母本
2.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
B.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核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D.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
3.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细胞( )
A.分裂可形成1个卵细胞
B.B.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
C.含有3个染色体组
D.D.一定发生过基因突变
4.除草剂敏感型的玉米经辐射获得了抗性突变体,敏感和抗性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关于突变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为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是显性基因
B.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抗性基因与敏感基因的碱基序列一定不同
C.若为染色体易位所致,则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一定发生了交叉互换
D.若为一对碱基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
5.紫罗兰单瓣花(A)对重单瓣花(a)显性。图示一变异品系,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缺失了一片段(如图所示),该变异不影响A基因功能。发生变异的个体中,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不育,但含缺失染色体的雌配子可育。现将该个体自交,子代单瓣花与重单瓣花分离比为()
A.1∶1B.1∶0
C.2∶1D.3∶1
6.由于种种原因,某生物体内某条染色体上多了几个或少了几个基因,这种遗传物质的变化属于()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结构变异
C.染色体数目变异
D.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7.如图甲表示野生型果蝇一条正常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乙、丙是两只变异果蝇相应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白眼基因和朱红眼基因是等位基因
B.乙果蝇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C.丙果蝇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D.灰身和棒眼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8.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的幼苗,可获得多倍体植株。秋水仙素使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
A.干扰减数分裂过程
B.使染色体进行连续的复制
C.抑制着丝粒的分裂
D.抑制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9.果蝇是二倍体生物。下列果蝇细胞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A.受精卵
B.精细胞
C.精原细胞
D.唾液腺细胞
10.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可产生新基因,增加基因种类
B.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基因突变
C.猫叫综合征是基因中碱基发生了变化所致
D.先天性愚型患者的细胞中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
11.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共同点是()
A.产生了新的基因
B.产生了新的基因型
C.都属于可遗传变异
D.改变了基因的遗传信息
二、综合题
12.玉米的紫株与绿株由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A和a基因控制。科研人员将某紫株玉米用X射线照射后,给绿株玉米授粉,F1共收获株紫株玉米和2株绿株玉米。请回答问题:
(1)玉米的紫株和绿株是一对_____性状。根据杂交结果判断,亲代紫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科研人员推测,F1出现绿株玉米可能是由于X射线的照射使紫株玉米在_____过程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为此,将F1中绿株玉米与_____(填“纯合”或“杂合”)紫株玉米杂交,后代均为紫株(F2),F2玉米再进行_________,统计子代(F3)性状发现紫株:绿株=6:1(≠3:1),该结果并不支持基因突变的假设。
(3)为了进一步研究F1出现绿株的原因,用显微镜观察F1绿株玉米处于___________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发现6号染色体不等长的现象,示意图如下。
①据此推测F1中出现绿株玉米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
②请在图示基因位点中选择恰当位点标出F1绿株的基因组成________________。
③科研人员发现同时含有两条异常6号染色体的个体致死,请据此解释(2)中F3紫株:绿株=6:1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遗传图解均可)。
13.普通小麦为六倍体,两性花,自花传粉。小麦糯性对非糯性为隐性。我国科学家用两种非糯性小麦(关东和白火麦)培育稳定遗传的糯性小麦,过程如图1所示。请回答问题:
(1)小麦与玉米不是同一物种,自然条件下这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可育后代,存在着____。
(2)人工杂交时,需要在开花前,去除小麦花内未成熟的_________并套袋,3~5天后授以玉米的花粉。
(3)单倍体小麦体细胞中有____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______紊乱,导致配子异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后,产生六倍体小麦,这种变异属于______。
(4)单倍体胚培养7天后,科研人员将秋水仙素添加到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统计单倍体胚的萌发率和染色体加倍率,结果下图2。据图可知,秋水仙素可_________胚的萌发;就染色体加倍而言,浓度为_________mg.dL-1的秋水仙素效果 。
参考答案
1.C
2.A
3.A
4.B
5.A
6.B
7.A
8.D
9.B
10.C
11.C
12.相对AA减数分裂纯合自交减数 次分裂前(四分体、联会)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F1绿株的基因型为〇a,与纯合紫株AA杂交,F2紫株基因型为1/2A〇和1/2Aa,F2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紫株(2/8AA、4/8Aa):绿株(1/8aa):1/8〇〇(致死)=6:1。
13.生殖隔离雄蕊3联会染色体数目变异抑制
来源:囡波湾生物
如何在“高中生物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