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提醒,根据气象部门预计,年的1-2月份,冷空气会明显转强,在这个时间段,可能会发生极端寒潮天气,不过,大范围的雨雪冰冻灾害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
极端寒潮天气的到来,最担心的莫过于种植户,尤其是小麦种植户来说,1-2月份,正处于小麦的越冬期,如果温度过低,很容易发生冻害,轻则造成减产,严重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出现死苗,形成绝收。
根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介绍,针对此次可能发生的极端寒潮天气,农户们不用过于担心。据她说“从冬小麦生产的情况来看,今年北方冬小麦区的墒情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能够有效地增加土壤的热容量,提高小麦抗寒防冻的能力,但部分长势偏弱的晚播麦可能会受到一些冻害的影响”。
上面这句话有个名词和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土壤的热容量?简单来说就是土壤温度升高1℃所需的热量,当土壤热容量增加,土壤温度相对也会升高,利于小麦的生长,提高了小麦自身的抵抗力,减少冻害的发生。
今年北方多地农田湿度相对较大,播种时土壤含水量高,虽然在播种时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播种以后,土壤中的水分,能给提高一定的地温,减少了小麦冻害的发生,不少农户喜欢浇越冬水就是类似的道理。往年在降温来临前,农户们采取浇越冬水的方式,减少冻害的发生,而今年的土壤墒情比较好,就不用浇越冬水了。
不过也有特殊情况,上述说法主要适用于正常时间播种的小麦,或者播种时间不是很晚的麦田。像河北、山东等部分地区,立冬之后还未播种,这种属于特别晚播的小麦,小麦播种以后,很容易形容弱苗或黄苗,即使是正常出苗的小麦,也会由于长势较小,自身的抵抗力弱,1-2月份遇到极端寒潮天气后,容易出现冻害,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小帮手高产交流群,一位山东聊城的群友问“往年播种时间较早,10月中下旬左右就播种了,小麦苗情比较好,抗寒能力较强,遇到寒潮天气不会担心,但是,今年播种时间晚,再加上立冬前后出现了降雪,小麦苗情相对差一些,不知道能不能扛过这次的寒潮天气”。
相信不少农户都有这种担心,作为种植户来说,不要坐以待毙,在极端寒潮天气到来前,提前做好预防措施,降低发生冻害的风险,保证小麦能够安全越冬,根据自家小麦的长势,因地制宜进行管理。
1、对于正常时间播种的小麦,要注意观察小麦是否发生旺长,旺长的小麦,遇到极端寒潮天气,相对来说容易发生冻害,因此,提前进行控旺管理,喷施控旺剂,抑制向上生长,促进根系的生长,促进麦苗长势健壮,降低冻害的发生。
2、对于长势矮小、弱苗、黄苗的小麦,可以喷施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或者是小麦专用的叶面肥,促进小麦恢复正常生长,增加自身的抗性,当寒潮天气到来后,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冻害。
3、对于墒情不好的小麦田,在寒潮天气到来前,进行浇水灌溉,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浇越冬水,一方面缓解了干旱的情况,小麦吸收的充足的水分,自身抵抗力提高。另外一方面,浇水过后,能够适当提高一定的地温,降低寒潮天气带来的影响。
如果极端寒潮天气过后,小麦发生了冻害,该怎么办?农户们要注意做好观察,小麦发生冻害有轻重之分。
其一,如果是轻微的冻害,只是叶尖出现干尖现象,或者是轻微的发黄,这种不用管理,等到返青期时,随着温度逐渐回升,小麦也会恢复正常生长。
其二,小麦上部的分蘖节发黄干枯,看上去小麦苗基本处于死苗状态,但是,仔细查看,下部的分蘖节还是好的,并且主茎下部也正常,根系也没有发黑腐烂,这种冻害的情况,虽然有点严重,不过,等寒潮过后,及时追施尿素以及喷施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或者是小麦专用的叶面肥,再配合水分的补充,等到温度回暖后,还会长出新的分蘖,后续做好正常管理,也能获得高产。
其三,冻害发生很严重,小麦主茎和分蘖基本全部发黄、干枯,根系也丧失了活性,用手轻轻向上提,很容易提上来,这种情况下,基本上就无法挽救了,只能等到3-4月份,播种春玉米、春大豆、春花生等春季作物,降低冻害造成的损失。
根据多年的观察,小麦属于抗寒性较强的作物,即使是遇到极端寒潮天气,第三种冻害也不是很常见,一般是以前两种居多。所以,农户们也不用过于担心,只需要自己提前把预防管理工作做好,最终的结果也不会差。
问问农户们,明年1-2月份可能会发生极端寒潮天气,你准备如何应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