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小麦产量破纪录,然而,由于天气、降雨等因素的影响,农民朋友们仍然面临着不少困境。本文将结合小帮手的实地调研和网络情况,为您梳理今年河南小麦的种种现状,介绍农民朋友面临的两大难题,并从自身角度出发,对如何应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
河南小麦产量:好消息和坏消息今年,河南小麦的情况,既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不过好消息占多数。
1、好消息:小麦产量不低于往年近期,小帮手在短视频平台和高产交流群内了解到了来自南阳、许昌等地的农民朋友们的意见:今年他们当地的小麦产量还不错,有些地块甚至高达-斤/亩。南阳内乡的一位农民朋友告诉小帮手,他这里的小麦产量比去年还要高一些,大概在1斤/亩左右,对于今年小麦的收成他非常满意。
尽管有一些地块出现了发芽、发黑的情况,但总体而言,小麦种植户们还是能够收到相对不错的产量。这些数据也打破了网络上关于河南小麦减产的传言,为农民朋友们提振了信心。
2、坏消息:小麦发芽、发黑仍是事实尽管河南小麦的总体产量不低于往年,但也不可否认,小麦发芽、发黑的问题确实是存在的。相信很多农民朋友们都有这方面的经历:在前期降雨的情况下,一些低洼的地块里,小麦发芽情况较为明显,而高处或者排水好的地块,发芽情况相对较少。
在此,小帮手提醒广大农民朋友们,如果前期已经发现小麦有发芽、发黑,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对后期的小麦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如:及时疏募和施肥,保持益处,但切莫过度,不能让小麦生长过度,更不能给它带来压力。
河南小麦的两大难题1、小麦价格下跌,农民朋友应该如何应对?今年,由于河南地区前期降雨情况较好,新麦的种植面积增加,而后期发芽、发黑现象又进一步恶化,这些相加之下,小麦的价格就开始一路下跌了。在很多地区的收购价格甚至只有1.15-1.22元/斤左右,这对于种植户们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对于每亩产量在0斤以上的地块来说,卖到1.15元/斤,几乎是亏水的状态。
那么,对于面临这种情况的农民朋友们来说,究竟该如何应对呢?首先,如果是芽麦,即便当前的价格再低,也只能勉强卖出去,如果时间再长一些,或许价格还会进一步滑落,因此农民朋友们只能选择紧急出售,逃避纯亏的局面。
其次,对于正常的小麦,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直接出售,虽然价格可能比较低,但早做早享受,也能够及时拿到资金回笼。另一种是暂时存储起来,等到价格上涨后再卖出,但这需要农民朋友们承担风险和一定的成本,因为存储耗时较长,而麦谷头味易被虫蛀、霉变,所以存储过程需要谨慎,诸多繁琐的工作最好是交给专业的仓储机构处理。
2、收粮点不收,农民朋友该怎么办?还有一个问题,最近小帮手听到了一些小麦收购方面的消息,据说部分当地的收粮点不收今年的小麦,那么这样的情况下,农民朋友们又该怎么办呢?
据小帮手了解,造成收粮点不收小麦的原因有三点:一是担心收购的湿麦无法及时烘干,容易发芽、发霉,影响存储品质和销售;二是担心收购的芽麦卖不出去,导致赔本,而且仅靠自己的车辆或劳动力力量难以运送到其他地方销售;三是对于价格不确定的干粮,由于不清楚未来价格走势,价格定价模糊,收粮点不敢轻易收购,避免赔本。
对于农民朋友们来说,如果收购方不收小麦,最好先进行分类处理,将芽麦和普通小麦分开存放,避免相互影响。对于普通小麦,如果没有收购方,可以进行自用或卖到其他地方。而对于芽麦,堆放时间越长,芽长就会越长,如果超过了2厘米以上,恐怕已经无法收购了,所以农民朋友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寻找到收购方,才能获得好的价格。
如何应对困境?面对小麦产量波动和价格下跌等困境,农民朋友们需要借助以下方式,来解决问题:
1、保护价格。农民朋友们可以适当加强农民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加强农产品品牌的塑造,促进小麦的标准化、品牌化和专业化,从而提高自身的议价能力,实现保价销售。
2、加强产销衔接。农民朋友们可以通过建立产销合作关系、多元化市场模式、多种销售渠道等方式,加强产销衔接,避免出现产销两旺、流通不畅的情况,从而提高收益和市场竞争力。
、科学种植管理。科学的种植管理包括良好的肥料施用、科学的灌溉、病虫害管理以及合理的收获技术等方面。只有充分考虑河南地区的降雨状况、土地肥力和气候等因素,采取科学的种植管理方式,才能有效地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4、提高协作能力。农民朋友们可以加强自身的组织和协作能力,共同维护自身的利益。除了自己的合作社,还可以与其他地区的农民朋友们建立联系,共同实现小麦产销一体化,从而实现利益共享。
结语虽然今年河南小麦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总体来说,小麦的产量还是比较不错的。对于农民朋友们来说,遇到问题也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应对和解决问题。在应对河南小麦的困境时,农民朋友们需要发挥自身的协力精神和创新精神,积极寻找出路,从而实现小麦产销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