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小麦的收割期,全国各地的农民都在忙着抢收小麦。但是,在河南部分地区,一场大雨打乱了当地农民的步伐。
小麦收割机难以到达农田,接着就是突如其来的大雨。眼看着农田里成熟的小麦,就是收割不了。部分农民地里的小麦,已经发芽了。农民心急如焚,真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灵,甚是绝望。有的农民承包了几百亩的小麦农田,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小麦发霉发芽。
在高度现代农业化的河北,夏季粮食小麦主产区,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
1、天气的原因对农业的影响
粮食的种植和大棚蔬菜种植不同,是在露天种植。农田里种植的粮食直接和天气亲密接触,接受风雨的考验。有时下雨少了,有时下雨多了,有时接受冰雹的暴打,有时狂风肆虐。
这就好比在大海里航行的帆船,不知道的前面是什么样的考验。
要想真的农业发展,农田的气象预报需正确的提供,给农民提供可以预防的时间。
2、农田的基础设施必须合格
一谈到基础设施,很多人就想到了管道、想到了灌溉,这只是一个干旱方面。遇到洪涝灾害怎么办,必须有排涝基础设施。这场雨灾,有的麦田里积水严重,收割机都在水里面作业。假如,排水畅通,就是再大的雨水,收割机也是能够在农田里作业的。
全国各地的农田基础设施,合不合格,行不行,不能仅仅是主管部分和施工单位说了算,必须要有农民参与施工验收。谁使用农田,谁就有对农田是否合格最大的验收权利。
3、急需建立农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社的作用
老话说的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我们种植农户要团结起来,一起抗御农业风险。可以合资购买农机具,统一种植技术指导,统一粮食销售等。
过去,都是小农小户的,大家的农田数量少。也就是在一块农田上,有很多的农民在种植。这样有个好处,就是能够形成相互保住的模式。你家忙了,我来帮忙。就是没有什么大型的收割机,大伙一起也能收割了。
反观现在,大片的土地流转到少数几个人手里,大部分农民不种植粮食。出了任何粮食问题,都不会互帮互助。种植粮食的大户,只能自己来抗。这可能就是流转土地的弊端吧。
麦地农田下雨这个事情,拿在过去,不会发生小麦丢在农田里,收不回来的情况。因为,每个人的农田少,用手镰刀割,也就完事了。不会等着小麦收割机的到来,没有了收割机就收不了麦子的情况。
农业,不是想得那么简单的。不是拿个锄头,就行了的。需要专业的农业知识,需要专业的管理团队,需要雄厚的资金,需要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粮食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社会问题。就像很多人所说的那样,没有了粮食,我们吃什么,没有了健康的农业,我们怎么办。但是,作为亲自从事农业人,首先面对的一个经济问题。你能不能通过种植粮食,得到收益,得到持续的收益。有了持续的收益,我们才能说我为农业做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