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麦收购季困难重重,灾害性天气导致的质量问题,让不少种植户亏了本。专家预测,相对普通小麦来说,优质小麦后期价格仍有上涨空间,销路也更宽。然而,记者采访发现,种植大户们对优质小麦的了解少、没有固定销路等是导致其不选择种植的主因。
据了解,优质小麦是指品质优良具有专门加工用途的小麦,且经过规模化、区域化种植,种性纯正、品质稳定,达到国家优质小麦品种品质标准。年国家颁布GB/T-标准,规定了专用小麦品种品质的分类。根据小麦籽粒用途的特点分为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和弱筋小麦三类。但在采访中,不少大户都不了解这样的定义,认为“优质小麦”就是水分、容重等指标达到国家收购标准的小麦。此外对优质小麦的品种了解也不清晰,很多大户在选择品种上比较看重产量和抗病性。
泰州姜堰市华港镇练氏家庭农场种植稻麦两季作物,选种的水稻品种是优质稻南粳,小麦品种是普通小麦宁麦13。负责人练粉庆告诉记者:“我们这里米企比较多,大中小型的都有,水稻种出来不仅可以选择国储托市收购库点销售,还可以和米企合作,订单生产或者自己加工销售,风险比种植优质麦要小。我种植的南粳去年自己加工了一部分,销售得还不错。”
兴化市宝田粮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也表示,如果没有订单需求,即便种植了优质小麦,最终也只能和普通小麦一样,按照质价标准销售给国储,同样的质量不会因为品种不同而有价差。同时,近几年国储价格的提高不断挤压面粉企业的利润,一些中小型面企面临破产或开机率低,而小麦收购季恰逢面粉消费的淡季,因此面企的收购意愿不强,如果没有订单种植,种粮大户是“等不起”的。
相关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优质不优价”是产销衔接不畅的结果。大多数农产品仍然是农民生产、经纪人收购、企业加工后供给市场的传统流通模式,中间环节多,种植、养殖环节获益明显偏低,上游生产积极性受挫。以河南小麦为例,强筋品种一直是当地的紧俏品,但价格仅高于中筋小麦5%,由于产量相对较低,加之病虫害管理要求高,生产风险大,农户种植强筋小麦意愿不强,当地强筋小麦规模生产发展面临瓶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