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已过,十月将至,麦区农民已忙着秋播秋种,但近年来由于受暖冬天气影响,小麦种得早,收成并不好。播种过早,容易造成冬前冻害,不利于优质高产;播种过晚,不利于产量的提高。冬小麦适时晚播,有利于冬前稳健生长,安全越冬。实践证明,要想获得高产,必须严把小麦整地、播种质量关。下面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小麦播种过程中的关键举措。
麦种准备
首先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精选优质小麦品种,之后一定要在播前晒种,一般要求晒两次,最少晒一次。晒种老百姓忽略最多的问题,晒种的目的是使小麦播种、萌发率提高、根系发育更发达、分蘖率增加等效益,自然产量稳定。但需注意,晒种时不要直接将种子摊在水泥地上,以免种子晒伤。
秸秆还田要重视
秸秆还田时须粉碎秸秆,做到“切碎、撒匀、深埋、压实”,并在翻耕前浇一次水,加速秸秆腐熟。微生物腐熟分解秸秆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氮元素,因此应适当补充氮肥,如 氢铵或过 钙等,以加速秸秆的腐熟,防止氮肥不足导致麦苗*化等问题的出现。此外,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可用多菌灵、 苯处理,一亩地约5公斤),以免秸秆携带的病原菌、病虫卵致使下季作物遭受严重的危害。
精细整地
为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播前要进行精耕细整,翻耕深度 为23~25cm,以打破犁底层,达到深、细、透、平、实、足(水)的标准,使土壤上松下实,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有利于提高小麦的抗旱性和抗寒性。
种子处理
加强小麦种子处理,切实做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减轻秋苗发病,压低越冬菌源,控制苗期地下害虫危害,可以推迟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等病害发病时间。
根据各地小麦品种抗病性、发病程度以及气候条件、栽培方式,合理选择药剂。严格控制拌种用药量,禁止超量用药;拌种后立即播种,现拌现用,当日播完。适当增加药剂拌种后用种量。包衣和拌种时,按照农药标签说明使用药剂。
适时播种与播量
18年小麦 播种在10月5~20日之间适合种植,弱春性小麦可在10月20日以后播种,半冬性小麦可在10月10左右播种。播前要促墒浅播,过深影响小麦出芽的能力,深度在3~5cm以内。
在适宜播期内,一般地块半冬性品种每亩播量7~9公斤,弱春性品种每亩播量9~11公斤。旱地每亩适宜播量为7.5~10公斤。如果播期推迟,就要适当增加播量,一般每晚播一天,播量增加0.25~0.5公斤。播种时要使用播种机播种,要求播量精确,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保证播种质量。
小麦肥精彩呈现
小麦含菌腐植酸复合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