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收获以后,是选择直接出售,还是晒干储

村里面收粮食的二叔,今年扩建了厂房粮仓,准备了多万元的现金,想着今年冬小麦夏收的时候,能够收满仓,准备大干一场,可是没成想到的是,全村上下多口人,居然没有一家往外出售小麦的,全部都是晒干以后颗粒归仓了,二叔收不到小麦,当然不是因为二叔的人品不好,二叔忠厚老实,收粮食从来都是一是一二是二非常公道,二叔给出的价格也不低,1.45元每斤,往年二叔的粮仓都是堆得满满的,十里八村都给他送粮食,可是今年偌大的仓库,居然颗粒无收,让指望着今年狠狠赚一笔的二叔,彻底的灰心丧气了。

粮食价格越高,农民惜售的心理越强烈

坐标鲁西南菏泽,目前小麦的价格稳定在1.5元,上升无望,但是1.5元的价格非常坚守,尽管粮食贩子每天都在村里面转悠,吆喝着收小麦,可是基本上每天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目前来说农村入仓的小麦,都是经过完全晾晒好的,水分基本上都在20左右,这个水分储存到过年二月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再加上最近的小麦价格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上涨,村民们辛辛苦苦的晒干储存,就为了卖个好价钱,所以短期来看,从现在到年底,村民们出售小麦的想法非常小,大家都在等着小麦价格,再一次出现长势,等待择机出售。

农村有些农民,小麦收割后直接在地里就卖掉了,这是为什么?是不是更划算呢?

风险和利润要成比例

截止今年之前,我们这里的小麦收获以后,基本上都是不往家里面拉的,田间地头直接出售,收购小麦的粮食贩子,就在地头等着,收割机收获以后,直接检验小麦含水量,定价格,然后粮食贩子提供专门的运输车辆,过磅拉走费钱,整个过程简单快捷,村民基本上百分之80的人,都会选择在田间地头出售,储存粮食的大都是以老年人种地的居多。

之所以选择在田间地头直接出售,原因很简单,主要原因就是,过去几年小麦的价格基本上都很稳定,价格保持在1.15元左右,即便是拉家走,晒干储存以后,价格也涨不了多少,再加上拉家走以后,要负责晾晒,装袋存储,整个过程会消耗很大的人力,而且储存的风险有比较大,而且我们这里打工干活,一天挣个一二百元是很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与其把时间体力,都用在晒麦子,装麦子上面,倒不如多干一天活,多挣一点钱,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大都会选择在小麦收割以后,直接就地卖掉了。

为啥今年农民对于小麦都有惜售心理?

我清楚地记得,去年的小麦在田间地头的出售价格是1.18元,当时我的10亩地卖了8亩,剩余的二亩地,因为水分没有过关,粮食贩子不要,所以我就直接拉家走晒干储存起来了,从去年的的7月份,一直储存到今年的5月份才卖,5月份卖出的价格是1.55元,一斤小麦差价是0.37元,这个悬殊真的是非常大了,即便是按照今年的小麦田间地头收购价格来说,去年1.18元每斤,今年1.48元每斤,价格还是差了0.3元,按照这个差价算,我今年收获的斤小麦,整整的比去年多卖了元啊。

今年之所以农民惜售小麦的心理比较强烈,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大家都在等着涨钱,小麦上涨的趋势,连我们村里七十三岁的老奶奶都能看得出来,大家都不卖,都在不约而同的选择择机出售,这种普遍的大众心理蔓延的越来越厉害,所以大家的想法也就都聚集在一起了。

再加上国外的局势不稳定,口罩因素影响了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老话说的话,家有余粮心不慌,老百姓的认知都很简单,不管再难过,只要是家里面有粮食就饿不到,所以客观局势带来的不稳定性,也让大家多多少少的产生了一种恐慌的心理,在这种恐慌心理的主导下,颗粒归仓,储存粮食就成了大家伙不约而同的认识。

最后简单地预测一下小麦价格,1.65元的下乡收购价格基本上是能实现的,小麦的涨势大概会在下年初春,我是农村小李,认同我的回答就给我一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fangzixun.com/afhhy/667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