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国际市场的谷物价格跌幅超过国内,在国内良好的供应前景和进口激增的背景下,过去半年,国内小麦价格持续在下跌的同时,随着饲料中小麦替代玉米增多,玉米价格同样萎靡不振。
但5月底,持续降雨袭击了我国小麦主产区,包括河南、安徽、湖北和陕西部分地区在内的新季小麦,在收获前发芽,尤其以河南受影响最为严重。
虽然这种现象一般三四年就会出现一次,但今年受影响的田地规模实属罕见。河南省做为我国小麦主产区之一,其产量占我国小麦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在粮食安全成为头等大事之际,这种影响势必会减少粮食生产中小麦的可用量。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疲软运行许久的小麦和玉米价格,在6月将迎来大行情?
持续降雨影响新麦收割进度和质量
新季小麦产情分析在5月下旬之前,业界普遍对本年度小麦持丰产预期。但5月26日~28日,持续降雨使得部分小麦主产区较早上市的新季小麦收割工作被迫中断,并出现黑头、萌动及至芽麦现象。
根据国家粮油中心预估,年,我国小麦主产省份排名前五的分别为河南、山东、安徽、河北、江苏。其中,河南作为我国小麦产量第一大省,其产量占据了国内总产量27%左右。
年小麦产量预估排名前五省份
从机构给出的评估来看,小麦上市较早的南阳、驻马店等地受降雨影响较重,初步预估受损小麦占比在50%及以上;信阳、周口、漯河、许昌、平顶山、开封、商丘、洛阳受损情况次之;新乡、濮阳存在轻微萌动现象。
山东地区除菏泽、聊城一带受阴雨天气影响出现少量黑头、芽麦情况外,其它地区暂无明显影响,多地单产或好于常年水平。
安徽地区安庆、阜阳、亳州及宿州同样存在萌动和芽麦现象,但安庆收割时间较早,受降雨影响较小;阜阳、亳州及宿州尚未进入收割期,萌动及芽麦占比较小。
河北和江苏地区本轮降雨天气暂未造成明显影响,当前长势良好,预估亩产量有望高于常年水平。
整体上看,持续降雨天气影响最大的是黄河以南陆续进入收割期的小麦,以及部分黄河以北的部分早熟小麦品种,由于目前全国小麦收割进度仅为一成,在颗粒归仓之前难言整体产情,还需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