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栽培模式苹果园建立与管理的关键技术

适合现代栽培模式的苹果园要求地块平整且规模化,水浇条件便利;栽培技术要求宽行密植,易于机械化操作,选用矮化自根砧大苗栽植,高纺锤形培养,便于管理、通风透光度高;实现3年结果,4、5年丰产,优质果率高,效益好。现代栽培模式苹果园的建立及管理,主要应抓好以下关键技术:

一、建园

(一)整地改土

整地改土是栽培技术中的重点。一要选择成方连片的大田、地势平坦;二要进行深翻细耕,最好用农用火箭犁进行深翻,深度40cm以上,再按照行距3.8~4m进行整畦;三要土壤杀菌,在果园土地深翻或挖穴时,若没有发现蚯蚓,说明果园土壤已经出现障碍,土壤中的有益菌群衰败,土壤中的生物动能失调,会直接影响到果树的花芽分化、开花坐果、果实膨大及着色,产量质量下降,同时,树体的抗病虫害能力也会大大降低。

土壤杀菌做法,一是可采取不同农作物如粮食作物小麦,高粱,芋头等进行轮作。种植农作物前每.7m2撒施入农家肥kg或高质量生物菌肥、有机肥等kg撒施,深翻整地,连续轮作3年;二是可直接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土壤改良剂,如靠山多霸土壤改良剂,每.7m2施入2.5~5kg,以15~20倍的比例兑水后均匀喷撒到土地表面,结合整地翻入地下,起到抑制有害菌群生成,促进有益菌群繁殖,改善土壤环境,优化土壤理化性状的效果。

(二)苗木选择建议

选用大苗建园,大苗是指在苗圃地生长2~3年,高度1.8~2m以上,粗度1.5cm以上,直立健壮,无损伤、无病虫害。砧木最好选用抗重荏的矮化自根砧,苗木的砧、穗均要求脱*处理的。

(三)设置支架

支架用于固定植株,支架由水泥柱、竹竿、铁丝等组成。水泥柱选用高4m,直径10~12cm圆形的或用10cm×12cm的方形的,内置钢筋。水泥柱设在苗木的行间,柱间隔10m,深埋1m以上,并进行浇筑加固措施,保证能抵御13级风力而不受损(胶东的台风大多不超12级)。竹竿选择坚挺直立的新竹,直径大于4cm、高4m左右。每株苗木一根,紧随苗木树牢。接线铁丝选用粗度2.2mm的,拉于水泥柱行上3道,间隔1m,第一道离地面1m。

二、管理

(一)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在微灌系统中添加施肥装置,将灌溉水与配成的肥液一起输送到植物根部土壤。微灌包括滴灌、微喷、渗灌、小管出流等。是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表面或土层中边种边灌水方法又称根部局部灌溉。水肥一体化将传统的浇地变为浇作物,能及时、适时地补充肥料,特别是在不能采用大水漫灌的场合(冬季低温)应用,且省水、省肥、省工。水肥一体化设施主要包括泵房、供水系统、过滤系统、系统保护设备(逆止阀、空气阀)、系统监测设备、施肥机、配肥搅拌池及田间输水管道、田间滴灌管等。

(二)整形修剪

现代栽植模式的苹果园,树形多用高纺锤形树形,树高3.5m左右。要求中干直立强壮,有主枝无侧枝。主枝单轴延伸,每株树35~40个,在中干上呈螺旋状分布。冠高不超过行间距的1/3,枝展不超过1m。整形修剪主要采取拉枝、开角、甩放措施,抑制枝条长势,促进花芽分化,早成花结果。对当年生枝,于6月上旬开始向下捋拿软化,8月底将枝条下拉至~°角。对多年生枝,采取单轴延伸的方式引领枝组,并在枝的基部位置培养合适枝条作预备枝,待该枝组长长或长粗后进行回缩,让预备枝取而代之,始终保持健壮枝势,优质丰产。特别注意对粗枝的处理,凡是超过着生枝粗度1/3的枝,就要疏除,或选择角度位置合适的预备枝带头,进行回缩更新。

(三)病虫害防治

果树病虫害防治要把握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原则。对待害虫以治疗为主、以预防为辅。当害虫没有发生时,预防几乎是无效的,当发现害虫而虫口密度不大时,采用治疗措施是有效的。“雨多病多,雨少虫多”是病虫害发生的基本规律。因此,多雨年份注重病害的防治,少雨年份侧重于害虫的控制,把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允许的水平以下。如果投入百元的资金,只能增加几十元的生产效益,这种投入便无意义。如果百元的投入能增加数百元甚至更多的生产效益,这种投入就十分值得。

果品安全防治病虫害必须采用高效低*、低残留的矿物质农药、生物农药。这些农药大都有效期较短也造成了用药的频率增加。以前一个年生长周期要喷药8遍左右,现在要达到同样的防效就要喷10遍左右甚至更多,但果品的安全性仍有保障,完全符合国际标准。因为苹果采用了套袋制度,前期只有小量农药接触到果实,而后期大量的农药并未与果实接触。并且采果时,前期施用的农药早已分解。现代苹果园的病虫害防治年喷药10遍左右为宜,管理好的果园不应少于8遍。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fangzixun.com/afhhy/477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