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小麦播种时间过晚,会造成什么害处
每年进入10月份农民朋友就开始忙碌小麦播种的事情,包括秋收、整地、施加基肥、准备麦种等,这段时间大家都进入忙碌期。在同一地区我们会看到,小麦的播种日期有早有晚,不尽相同。近几年冬季温度偏高,就有农民朋友认为小麦晚播能防止越冬前小麦过分生长,以及能够减轻蚜虫等病虫害的发生,从而促进小麦增产。其实,小麦播种还是要按照适宜播期进行,过早或过晚都有害处,这里主要向大家介绍小麦晚播的害处。
小麦晚播形成的原因。
小麦的早播和晚播都是相对的,它的对比标准是适宜播期。正常条件下还是要按照正常的播种期进行播种。晚播一般是因为茬口错不开,或者土壤墒情不适宜,才要适当推迟播种。
小麦晚播的危害。
营养生长不足,难以抵抗严寒。晚播的小麦一般在越冬前营养生长不足,在越冬期营养生长缓慢,根系吸收水肥能力较弱,幼苗瘦弱,分蘖较正常植株少,难以抵抗冬季严寒。来年返青期也不能及时返青生长,总体来说生长势比正常植株弱,虽然晚播,但是小麦收获期跟正常播种小麦相差2~3天,也就是说晚播小麦的整个生育期缩短了,亩产量也会相应下降。
后期受天气影响大,产量难保障。晚播小麦后期收获也会相应的晚几天,很容易遭受干热风的影响,再加上夏季阴雨较多,不能及时收获的话会引发赤霉病大爆发,这样以来小麦的产量肯定受影响。
前期营养不足,后期籽粒瘪。由于冬前小麦的营养生长没跟上,特别是冬前生长到3片叶的小麦,被称为“断奶期”,即种子的营养已经消耗殆尽,而自身叶片薄弱还不能自给自足。前期营养没跟上,后期孕穗以及灌浆等都会受影响,导致籽粒不饱满或者籽粒小等。小麦晚播的危害肯定不止上述几个方面,因此,播种时还是要选择适宜播期,以及冬前适度壮苗。
小麦越冬前壮苗标准。
一般小麦冬前壮苗的标准是幼苗长出7片叶左右,有2个左右的分蘖,节间还未伸长,且未发生孕穗生长。这个时期的麦苗能够积累足够的营养进行越冬,且在越冬后能够很快返青生长。小麦早播晚播都是相对的,还是根据本地区专家建议的播期进行科学播种产量才会比较有保障。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