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的辛勤照料,麦地里的麦子,终于被夏的热情“晒”透了,麦香漾开,一株株金*的麦子沉甸甸地压弯了腰。尽管夏日炎炎,但孩子们丰收的热情和喜悦丝毫未减,一起来看看孩子们收获的喜悦吧。
快来!这儿好多呀!
好扎手!
c-0.,3.-1.,6.27-3.,9.c-1.-0.-2.-0.-4.-1.C11.,20.,12.,15.,11.,9.z"fill="rgb(69,60,53)">摸起来硬硬的。 脆 脆 的 有麦粒耶 瞧!好多麦粒! 真好玩,我们大丰收啦! 看到成熟的麦子,孩子们不停地问:“老师,这个可以吃吗?”“老师,我们吃的馒头就是用它做的吗?面条是小麦做的吗?饼干呢?面包呢?”……孩子们好奇不已,于是,我们上演了一场与小麦的完美约会! 「麦粒初探」 新收的麦粒就这样成了我们的新朋友,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孩子们开始了对麦粒的探索。 孩子们利用多种感官,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直接感知了麦粒,他们对小麦也有了自己的认知,同时也了解到原来小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面粉怎么来?」 在观察麦粒时,孩子们围绕小麦展开了新一轮的讨论: 小宇 小麦这么硬,怎么才能变成面包呢? 要先把小麦变成面粉才行! 真真 小熊 这些小麦是如何变成面粉的呢? 是不是成面粉了就可以做好吃的面包呀! 阳阳 琪琪 老师我好期待它变成面粉。 我们快来想想办法怎么把小麦变成面粉吧! 琪琪 果果 我们还要用面粉做好吃的呢! 孩子们很好奇到底是怎么把小麦变成面粉的?孩子们提出了很多猜想,并且将它记录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用锤子敲小麦 像擀面杖一样擀小麦 用捣蒜的容器捣小麦 石头砸小麦 凳子压小麦 站在积木上踩小麦 有了猜想后,孩子们就自主分工合作,迫不及待地出发去寻找材料了。 就是它,可以捣蒜的 嘿,感觉不错 我要挑一个大的 椅子也可以 材料已经准备就绪,到底哪些方法可以把小麦粒变成面粉呢?赶快来试试吧! 碾 麦粒要到处跑,总是碾不到它。 捣 用臼可以捣碎,但是很慢很慢。 敲 小麦粒很硬,石头不好敲碎。 压 小麦被压扁了 通过实际操作,孩子们发现以上方法都比较费时费力,那么还有什么好方法呢?这时琪琪说: 去幼儿园的其他地方找一找、看一看有什么办法呢? 「石磨初印象」 在孩子们寻找的过程中,好吃屋外的石磨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球,一双双好奇的眼睛聚焦于石磨,一个个问题也接踵而至。 玥玥:“这个是什么啊?用来干什么的呢?” 妍妍:“这个怎么用呢?那个洞洞是干什么的呀?” 桐桐:“我在奶奶家看到过这个,这个是石磨,奶奶把豆豆放到洞洞里面,然后用手推,这里就有东西出来了。” 霖霖:“我们做青团的时候都没有这个。”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来到石磨的面前,你一句,我一句。 果果:“石磨要怎么才能转起来?” 木木:“石磨可以磨什么呢?” 小小的脑袋,大大的疑惑,孩子们关于石磨的问题层出不穷。桐桐与大家一起分享了自己关于石磨的认识。 他们通过和老师一起查阅资料,知道了石磨的构造,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了下来。 通过对石磨的调查,我们发现石磨中间有一块铁柱,利用摇杆就能使石磨转起来,通过转动可以把食物磨碎。 古时候,人们用石磨来磨碎各种食物,如大米、小麦、玉米等,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越来越发达,出现了很多的机器代替了人工,人们就采用各种专业的机器来加工各种食物。 教 师 小 结 孩子们对石磨有着浓厚的兴趣,石磨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这一工具已逐渐远离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他们利用各种方式来不断丰富关于石磨的认知,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进一步提升。 「石磨初体验」 石磨的出现解决了孩子们的难题,他们决定用石磨来试一试。一切准备就绪,开磨!孩子们轮番上阵,自发分成两组开始了一场研磨之旅。 研磨之旅开始啦! 你来推磨,我来放小麦,他来清扫,孩子们一起分工合作,现场一片繁忙。 初次研磨 组: 果果:小麦要放在这个洞里面。 多多:我们大家一起吧! 沐岑:我来!我来! 第二组: 灏灏:好重呀! 琦琦:我来帮忙。 铭铭:我们大家要一起帮忙。 木木:我们这边的石磨动起来啦! 果果:我们的面粉要出来了。 航航:要像我们这样,往这边转,才有面粉出来,力气还要很大。 美美:我们洞洞里面怎么还有小麦呢? 小熊:我们的面粉怎么还没有出来呢? 孩子们有了 次的尝试和操作,在尝试之后,却发现并没有像他们所想的那样那么顺利地磨出面粉来…… 美美 为什么你们可以磨出东西,我们磨不出来呢? 就此,孩子们引发了一场争论。 洛洛 是你们的力气太小了吗? 是不是我们的方向错了? 妍妍 航航 你们试一下我们的方向呢。 那我们试一试吧! 煊煊 经验大碰撞 1.我们力气要大一点。 2.大家要一起帮忙。 3.在正方向转动的时候,洞里面的小麦没有漏下去,但是我们在反方向转的时候,小麦就出来了。 孩子们成功经验的分享为其他小伙伴解决了困惑。有了新的思路后,就开始调整方向转动石磨,经过仔细观察,他们发现: 原来在磨石磨的时候,是有固定的方向的,只有反方向研磨才能将小麦碾碎。 (正方向) (反方向)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研磨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不断有小麦掉在槽里面,石槽里的小麦越来越多,甚至有一部分已经散落到外面了,这时美美提出: 我们需要用到一些工具。 在第二次磨的过程中,孩子们用上了从各个地方收集到的工具。在使用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勺子用起来不是很方便,刷子用起来更为得心应手。 孩子们将散落在槽里的麦粒及面粉全部移装到准备好的盘子里,他们围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讨论不休: 菡菡 小麦都没有碎,还是颗粒状的。 泽泽 都没有变化。 这白色的,是面粉吗? 翕翕 小叶 有面粉出来啰,我们多磨几次试试看。 在磨粉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只是把小麦磨碎了,并没有把小麦磨成粉状。的确,把小麦变成面粉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于是,孩子们提议多磨几次试试看。 小技巧 经过实践,孩子们发现,先顺时针旋转再逆时针旋转会将小麦磨得更碎一些,而且要一遍又一遍去磨才能磨得很碎。 磨1次后的样子:几乎没有变化。 磨3次后的样子:有粉碎颗粒。 磨5次后的样子:呈较明显的小颗粒状。 磨7次后的样子:逐渐有粉末。 磨9次后的样子:有小颗粒,粉末明显。 磨很多次后的样子:呈现粉末状。 整合前期经验,我们与孩子一起找出问题,总结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们无数次的尝试,终于将小麦磨成了细碎的粉末,看看我们的成品! 教 师 小 结 在探究过程中我们欣喜的发现,孩子们在遇到问题时总会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磨小麦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分工合作尝试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感受到团结的力量,更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 「不一样的面粉?」 面粉磨好后,孩子们簇拥着前来看。 哇,我们的面粉终于磨好啦! 琪琪 小宇 磨面粉好辛苦。 涵涵 农民伯伯好辛苦呀! 面粉终于磨细了! 多多 我们磨出来的面粉跟超市里买的好像不一样呢? 菡菡的话引起了孩子们的讨论,为了便于孩子们观察对比,我们买来了超市的面粉,孩子们就此展开了新一轮探索。 孩子磨的面粉 VS 超市面粉 我们的发现 小宇 买来的面粉摸起来好滑啊! 买来的面粉要白一些,我爸爸说加了增白剂的。 沐岑 霖霖 买来的面粉好软啊。 摸着好舒服呀! 洛洛 菡菡 我们磨出来的面粉摸起来好扎手啊,**的,还有小颗粒…… 我们磨出来的面粉里面还有渣。 木木 孩子们利用网络平台资源,通过查找资料,仔细对比,最终了解到超市里的面粉是去除了麸皮,利用专业机器经过一系列的工艺研磨而成,所以会又细又白,而我们磨出来的面粉里面还有壳,所以会*一些。 那么问题来了, 怎么让我们的面粉变白一些呢? 果果 超市里是去了皮的,我们也去皮,那不就白了吗? 我们吹吹吧,把皮吹走。 佳佳 果果 不行,这样会把面粉吹走的。 可以用过滤网来试一试,我看见婆婆就是这样晃一晃下面就有东西出来了。 妍妍 心动不如行动,孩子们立刻到好吃屋拿来了工具筛面粉,他们自主分工合作,你来拿筛子,我来倒面粉,小手左右晃一晃,抖一抖,白白细细的面粉漏出来啰! 小朱 哇,变白啦! 里面还有白白的面粉,彤彤你再晃一晃。 谦语 桐桐 这**的就是小麦皮吧! 航航 你看,上手全是面粉。 面粉好香啊!我尝一尝。 多多 看到变白的面粉,孩子们兴奋不已。这时,筛子上的小麦皮吸引了几个孩子的注意。 这个小麦皮可以吃吗? 菡菡 衡衡 摸起来好硬啊,有什么用呢? 这个可以拿来做装饰。 真真 玥玥 可以做手工。 孩子们对小麦皮的用途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那么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赶快进入我们的科学小课堂一起来看看吧! #百度百科# 经过了解,我们发现麦皮含有大量的 和维生素,主要用途有食用、入药、饲料原料、酿酒等。 教 师 小 结 在探索面粉时支持幼儿自发的观察、探索、运用多种感官探索面粉的特征。孩子们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迁移已有经验,在感知操作中建立自己的科学认知,从而丰富自己的经验。 「面粉大变身」 磨出的面粉可以做什么呢?孩子们天马行空地畅想着: 沐岑 做面包吧! 蛋糕也好吃! 真真 小宇 我喜欢吃面条,做面条。 馒头才好吃呢。 航航 孩子们的你一言我一语,知道的还真不少,小小的纸张根本不够填充孩子们内心所想,大家发现面粉可以做包子、馒头、面条、面包、蛋糕、甜甜圈等等,实在太多啦。 最终通过投票, 馒头虏获了孩子们的心, 成了人气王! 一起来投票吧~ 接下来就是孩子们 大显身手的时候啦, 我们一起来瞧一瞧吧! 馒头出锅啦~ 哇!看上去真不错! 快停下,我闻一闻。 我快流口水啦! 自己做的馒头真好吃! 好东西我们也不忘分享。 孩子们对于美食的制作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并提出要将磨出的手工面粉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美食。爸爸妈妈的参与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呢?一起来看看吧! 面粉真神奇,能做出这么多好吃的,大家看到美味的点心都流口水啦! 教 师 小 结 在做面点的活动中,孩子们积极运用家长资源与爸爸妈妈一起参与活动,延续了孩子们对面粉的兴趣,助推活动深入开展,孩子们通过亲身操作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增进了亲子间的情感。 大自然是 的老师,幼儿对大自然的万物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好奇和疑问。本次活动中,孩子们从发现、探究小麦到利用石磨进行研磨,整个过程中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总是给予我们无穷无尽的惊喜,不断抛出新的问题,并运用发散性思维去尝试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在亲身体验、自主选择、主动探究和表达表现的过程中,他们获得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学习品质。 :王彦苏苟小玲 :汤红梅 :杨晓利 :王玉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