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洋表面大规模变冷,同时伴随着热带大气环流的变化,即风、气压和降雨的变化。拉尼娜现象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通常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厄尔尼诺是所谓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温暖阶段。
拉尼娜对全球主要农业区的影响是怎么样呢?9月至2月期间的拉尼娜可能引发严重天气问题,例如美国南部平原和中西部地区降雨低于正常,大西洋盆地热带风暴增强,阿根廷和巴西南部天气干燥,澳大利亚东部天气多雨。美国南部平原的降雨量低于正常,意味着未来几个月种植的/22年度冬小麦的土壤水分下降。9月初南部平原大部分地区并不干旱,但是堪萨斯州过半的小麦耕地都出现了干旱或处于干旱的某个阶段。在南美,年巴西玉米、咖啡和甘蔗作物都遭受干旱的破坏。阿根廷也面临干旱的困扰,重要的帕拉纳河水位降至50年来的 。拉尼娜现象通常造成天气干旱,意味着干旱根据无法缓解,这也将会威胁到阿根廷2年农作物收成。在巴西,南部和中南部与拉尼娜现象的关系 。由于土壤水分偏低,中南部的早季玉米播种工作已经缓慢开始。“拉尼娜”现象会对我国气候造成哪些影响呢?主要表现为我国容易出现“冷冬”和“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数量多于常年,会出现“南旱北涝”的反常天气。为贯彻落实*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副食品供给安全,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今冬明春应对拉尼娜科学抗灾稳产保供预案》(以下简称《预案》),要求各地提早落实防范措施,积极应对、 指导、努力减轻灾害影响,全力赢得夏季粮油丰收主动权,确保今冬明春蔬菜稳定供应。
《预案》指出,目前全球已进入拉尼娜状态,预计冬季将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农业自然灾害防范形势严峻复杂,防灾减灾任务异常繁重。必须始终树立“防灾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粮”的理念,早研判、早谋划、早动手,狠抓关键环节、落实重大技术,以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确定性应对灾害的不确定性。
《预案》分区域提出农业防灾减灾主要技术措施。
一是防范北方冬麦区低温冻害。墒情适宜时,科学适度镇压,提高保暖防冻能力;坚持以水调温,早春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