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小麦产量逐年下滑,由于接下来受到降雨和冷空气的影响,在小麦播种即将来临的季节,小麦优质高产和增强抗力的栽培技术如何落实到小麦播种环节?以及如何在播种环节对接下来的自然灾害和不利因素进行避免和防范?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长丰的俞宗贵老师是怎么介绍的。影响小麦优质高产的不利因素风险和隐患1.不良的天气可能影响小麦的安全越冬,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今年可能是冷冬,冬天如果既冷又干的话就是干冻天气,会对小麦、油菜产生严重的冻害。2.秸秆还田,有利有弊,但是还田后需要大型农业机械翻耕下去,这方面的机械和技术有的农户还不具备,就会导致小麦根部不能下扎。3.今年伏天以来,气温较高而且干旱,“旱长虫,水生病”,从而导致越冬之前,病虫害可能较为严重。4.南部的小麦晚茬,导致小麦抽穗期推迟,就会导致赤霉病严重。5.抗性杂草难以化除,一旦药剂不准或者在防除时间和墒情上把握不准确,就难以除掉。6.赤霉病逐年加重,选择已经向皖北附近蔓延了,穗期病害越来越重,尤其是白麦品种,抽穗扬花期遇到阴雨发病严重,所以赤霉病对品质和产量都有很大影响。“小麦想高产,七分种,三分管。”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七分种”呢?1.科学选择综合抗性强的品种,把选择相对抗赤霉病的品种的考虑放在首位。不建议白皮小麦在淮河以南地区进行种植,南方 种植抗病较好的红皮小麦。2.针对性的选择拌种剂,并且坚持播前晒种拌种,防止白籽下田。拌种好处很多,既可预防土传病害也可防地下和地上害虫,还能预防小麦穗期病害。3.严格掌握兑水量,机械拌种一般控制在用种量的1%到1.5%;手动拌种一般控制在拌种量的1.5%到2%。4.在播种环节,要注意秸秆粉碎, 长度控制在两三寸。只有在播种环节实施一些预防的措施,才能在后期形成壮苗,达到有效预防病害、虫害、冻害的效果,让作物安全越冬。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