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22日下午,嘉定区浦月娟学前教育基地在桃园幼儿园开展以“儿童视角下,自然美育活动”为主题的实践研讨活动。基地负责人嘉定区教育学院学前教研员浦月娟、基地工作室助教和全体成员出席活动。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板块——理论深化、现场观摩以及互动研讨。
理论深化
浦月娟老师与全体工作室成员分享了专家对于工作室前期开展调查和访谈工作的肯定与建议,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厘清思路。在三名助教带领下,基地成员按照调查研究组、实践研究组、支持策略组,进一步学习文献资料,梳理和完善问卷访谈的内容、幼儿行为观察工具表以及多元支持行为工具表。
现场观摩
工作室成员陈一帆老师介绍了本次自然美育活动的来源和内容选择的依据,交流了幼儿的阶段学习经历和发展可能,以及过程中教师的思考与支持方式。随后,工作室成员两人一组,带着研究问题与目的,对儿童表现和教师支持进行了现场观摩。
活动现场结合了中班主题活动《在秋天里》以及桃幼童话园本特色活动《三只小猪》,创设了泥巴地、稻草人、造房子等多个学习场景。在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下,孩子们用石头、树枝在泥坑中造起了火车;用草垛拼搭出了小猫,把小麦做成小猫的耳朵;在农田里,用相机捕捉下飘飘起舞的蝴蝶;在草地上,用各种工具为小猪制作各式各样的房子。
互动研讨
观摩结束后,浦老师从儿童表现和教师支持两方面组织大家分享研讨。工作室成员都充分肯定了桃园幼儿园在自然美育活动实践中的突出亮点:
1、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绪饱满,兴趣高涨且积极。
2、充分利用周边自然环境与运动场地,在互动中增加了幼儿对于自然美的感知力。
3、园本特色与自然美育活动相结合,以情景为导线,激发幼儿主动学习。
同时工作室成员就教师后续调整方向提出了建议:自然美育活动中材料投放应更加体现师幼共建,材料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应更丰富。同时还应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