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粮食安全,一粒粮一座粮仓有智慧人民

白癜风患者微信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3799.html
“今天吃什么?”放在几十年前与今天,这句话的意思全然不同。从“没得吃”到“吃的选择太多”,中国依靠自身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用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生产的粮食,养活了近20%的人口不但解决了我国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也是中国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重要贡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年全球仍有超8.2亿人在遭受饥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中指出,从中长期看,中国的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居安思危,粮食问题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过关。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未来如何走?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上,人们在探讨解题方案。从一粒粮种出一条全产业链吃得开心、吃得营养健康,是家家户户厨房的追求。在我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粮食产业的发展如何适应“吃货”们的新需求?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把土地种出效益、种出效能。河南省绿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带领农民尝试打造“专”而“精”的新型农业基地:引进黑小麦、旱稻、黑花生等新品种,依靠测土配方施肥改良出“富硒地”;田间连车间,农产品就地加工,最大程度保留其中的营养物质。集特色种植、加工、贮藏、销售为一体的绿色产业链,使周边9个村余户农民“抱团”提升了竞争力,实现了增收致富。打造“立体生态循环种养模式”,让农产品从增产走向提质。“我们田里面的鸭子、螃蟹和虾,都是我们的‘稻田管家’。”四川省西蜀巧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稻田推行综合种养系统——稻鸭、稻鱼、稻蟹共作,鱼类松土活水,鸭子和螃蟹吃杂草、害虫,粪便还能改良土壤。一田多用,让农业循环了起来,生态农产品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品牌增值,农民增收。在山东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一颗小麦能变成10大类多种产品,从外到里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除了初加工为人们都很熟悉的饺子粉、烘焙粉、花色挂面,还深加工成谷朊粉、食用酒精、航空航天专用酒精、液体蛋白饲料和生物有机肥……在中裕万亩优质麦订单基地,35万农户耕耘出了一条完整的小麦全产业链。“粮食产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基础性强、涉及面广。”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务锋强调,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粮食产业是重要支撑,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推进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实施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加快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建造有“智慧”的大国粮仓“仓廪实、天下安”。我们的粮食“家底”如何得到有效保障?当传统产业进入万物互联时代,“互联网”能否助粮食安全保障一臂之力?10月17日,在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信息化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粮食系统的代表们交流了经验。“十三五”以来,粮食行业和物资储备系统大力推进“粮安工程”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国家物资储备信息系统二期工程等信息化项目建设,着力提高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中储粮集团以及山东、安徽等省份率先完成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任务。作为省内单体库容最大的现代化粮库,安徽现代粮食物流中心库承担着约四分之一的省级政策性粮油储备。仓库现场,中心库主任董增玉演示了卖粮“一卡通”流程。粮库信息对接到安徽省“智慧皖粮”移动云平台APP,提供在线预约、导航、排队叫号等一站式服务,让农户售粮更方便。粮食出入库过程中通过RFID卡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fangzixun.com/afhgx/707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