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徐浩煊
.93公斤!
测产现场。徐浩煊摄
5月18日,南充市南部县双佛镇传来好消息,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广安市、南充市相关专家,对南充“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小麦千亩高产示范片,进行测产验收。根据实收测定产量,示范区平均亩产达到.93公斤,再次刷新去年创下的.57公斤南充小麦亩产纪录,更是达到全省平均亩产的2倍。
据了解,本次测产示范区的小麦品种为“绵麦”,由南部县年引进试种,种植大户李永统筹耕种,测产实收面积5.89亩,下场籽粒鲜重公斤,杂质0.5%,产量与质量均超出预期。
何为“绵麦”?南充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罗友明介绍,该品种由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自主选育,具有产量高、抗性好等优点,并且蛋白质含量低、面筋强度弱,是饼干、蛋糕、月饼、优质酒曲等加工制品的主要原料。目前我国弱筋小麦的种植总面积仍较少,大规模推广后,有望提升弱筋小麦原粮自给,减少对进口原粮的依赖。
有了优质品种,测产产量创新高,也离不开种植技术的升级。“每亩用种量达到35斤,这个数字较往年翻了一番,加上配套的高产播期选择、抗湿精量播种技术、“一喷三防”田管措施,产量自然迅速拔高。”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薛晓斌介绍,近年来,小麦种植呈现出小户变大户、“小田”变“大田”的转变。通过田地的宜机化改造,种植大户经营实现了农田集中连片、生产集约高效,加上技术集成配套,全省的小麦平均亩产量,有望实现较大提升。
产量高,种植户拿到手的收益有多少?李永给记者算了笔账:小麦亩产斤左右,可以实现保本,往后每提高一斤,就能提高1元的收益,按照目前亩产公斤计算,一亩地就能多带来元左右的收益。
“优良品种的大力推广,先进生产技术的集成、普及,仍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罗友明表示,目前,南充以万亩粮食安全产业带为基础,引入了“绵麦”“南麦”等多个优质品种,并通过入户到田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带动小麦规模产量持续提升。今年,通过市内交叉测产验收,西充、营山、蓬安三县,首次实现最高亩产突破公斤大关,全市小麦测产验收亩产超公斤的县(市、区),达到了5个。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