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麦节后喜迎开门红,行情要反转

对于国内的谷物市场而言,节后复工后,小麦和玉米价格均迎来了“开门红”,这也让各持粮主体稍松了一口气!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粮食市场在开年就迎来了反转?本文将做简要分析。

节后供应偏紧,玉米现货挺价明显

春节过后,国内玉米价格整体呈现出偏强运行的格局,连续几日出现了难得的上涨行情。

东北方面,截止2月21日,市场主流收购价格较节前上涨10-30元/吨不等;华北市场主流收购价格基本保持不变,深加工企业收购均价元/吨,较节前上涨55元/吨。

从价格上涨的驱动逻辑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目前尚处于春节氛围尾部,市场购销活动启动缓慢,基层售粮积极性不高,并未出现大量售粮情况;二是主产区东北和华北均遭遇雨雪和降温天气,物流运输受阻,玉米供应阶段性收紧,推动玉米现货价格走强;三是随着售粮进度的推进以及价格的下跌,下游用粮企业有开始建库的意愿和动作。

以深加工企业聚集的山东地区为例,截止2月21日,企业晨间平均到车量仅为辆,和1月份的辆相比,到货量大幅下降。由于本年度深加工企业采取刚需滚动补库的策略,在经过春节期间的消耗以后,存在刚需补库的需求,在玉米货源偏紧的前提下,部分企业提价促收,带动玉米价格小幅上涨。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玉米价格已经迎来反转?至少从目前的供需情况来看,乐观的情况尚未完全到来。

我们都知道,国内玉米消耗以饲料养殖为主,占到了国内玉米消耗总量的65%左右,其次是深加工企业,消耗占比大约30%。

虽然部分深加工企业开始提价促收,但饲料养殖需求方面表现却是平平。在畜禽存栏量下降、节后处于消费淡季等因素的影响下,饲料产量存在下降的预期,企业目前对于补库操作并不积极,暂时仍以消化库存为主,仅靠深加工企业对行情很难形成支撑。

而从供应来看,进入3月份以后,随着气温回升,无论是东北的地趴粮还是华北的自然干粮,都将迎来大量入市阶段,玉米供应有集中上量预期。

综上所述,月底前受春节氛围以及天气因素影响,玉米市场供应存在阶段性偏紧的情况,玉米价格将稳中偏强运行。3月份受集中上量影响,预计玉米价格难有明显上行支撑。

流通粮源减少,小麦价格延续偏强运行趋势

春节过后,小麦价格延续了节前偏强运行的趋势,经过近几日的上涨,已经较节前价格上涨十分明显。

从小麦价格上涨的驱动因素来看,主要是因为粮源阶段性偏少而面粉企业存在刚需补库所致。

从供应来看,由于前期小麦价格的持续下跌,计划出售的粮源在恐慌中已经出售,未出售粮源在市场购销活动尚未完全恢复之前,也不着急出售;其次,近几日主产区迎来雨雪天气影响物流运输,面粉企业原料到货量持续减少;另外,中储粮一度取消交易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信心。

从需求来看,在小麦价格持续下跌以及节前面粉订单不及预期的前提下,节前面粉企业备货本身就处于低位。随着近期粮源消耗,部分粉企已经难以维持正常开工,企业存在刚需补库的需求。供需层面均形成利好支撑,进而带动小麦价格上涨明显。

进入3月份以后,未销售粮源将陆续入市的同时,各级储备粮也将迎来轮换和销售高峰,特别是今年春节在2月上中旬,和开学复工时间有重合点,部分面粉经销商的备货有预期前置的情况,对后期面粉走货和订单形成抑制。

综上所述,目前小麦供应进入阶段性收紧状态,在市场购销完全恢复之前,小麦价格偏强运行的态势还会维持一段时间,但随着后期供应增加,市场供应有再度恢复宽松的预期,从而抑制小麦行情。

另外,需要提醒从业者的是,目前粮食市场已逐渐进入天气炒作阶段,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fangzixun.com/afhgx/643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