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长赋部长在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年2月13日)同志们:这次会议是春节过后,农业农村部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会议,这充分表明抓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现在,春耕大忙已由南向北渐次展开。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精神,分析当前粮食和农业生产形势,安排部署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工作,夯实夏粮和全年农业丰收基础,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刚才,内蒙古、江苏、山东、云南、陕西5省(区)的同志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值得各地学习借鉴。今年形势任务特殊,所以我来会上讲一讲。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正确把握形势,充分认识抓好今年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的特殊重要性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特别是稳定粮食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特殊重要意义。首先,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必须发挥好农业的“压舱石”作用。从国际上看,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突出,地缘政治冲突复杂,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在逐步加大,加之中美贸易摩擦持续,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从国内看,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稳中有进,但稳中也有变、变中也有忧,风险困难明显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粮食减产价格上涨,跟经济下行、就业减少碰头,将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大局。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稳定农业生产,努力保供给、稳价格,发挥好农业基础支撑作用。其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必须坚持“稳字当头”。习近平总书记在年初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未雨绸缪,精准研判,妥善应对经济领域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农业农村领域要守住底线,防范风险,首要的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14亿人吃饭不出问题,这始终是农业农村部门的首要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站稳了一个新台阶,但是粮食生产出现滑坡的风险仍然存在,尤其要防止出现自然灾害、价格下跌、政策缩水“三碰头”。要把稳住粮食生产作为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坚持“稳字当头”,着力稳面积、稳政策、稳产量,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年的水平上。再次,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稳中有进”。延续农业农村发展好势头,必须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稳住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推动结构调整有新进展、质量兴农有新提升、绿色发展有新格局、效益优先有新突破,加快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实现全年农业和粮食发展目标,当前形势并不乐观,特别是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从生产基础看,冬小麦种植面积已连续两年下降,今年又减少了万亩左右。冬小麦苗情总体好于上年,但长势不均衡、苗情复杂,部分田块长势偏旺,部分田块病虫草害可能偏重发生。从市场走势看,去年下半年以来,除玉米价格上涨外,稻谷、小麦、大豆、棉花、糖料等大宗农产品价格都在下降,今年看也难有大的回升,同时,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又在上涨,种粮比较效益持续走低。现在一些农民不愿意种粮,工商资本下乡基本也不种粮,这都需引起高度重视。从气象条件看,受厄尔尼诺影响,今年农业气象年景中等偏差,极端天气发生几率增大,局部地区可能出现“倒春寒”、冬春连旱,农业灾害风险较大。此外,粮食连续多年丰收,一些地方盲目乐观,放松粮食生产的倾向有所抬头。在正视困难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今年粮食和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首先,中央高度重视,政策环境更加有利。国家继续实施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收购价保持基本稳定,虽然略有下调,也是象征性的,主要是引导结构调整;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在东北地区继续实施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种植结构,这项政策将很快下达;强化农业信贷、保险等支持政策,让种粮农民吃上了“定心丸”。其次,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近几年,我们在抓粮食生产上探索了一些有益做法,强化良种攻关,大规模开展粮油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推进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为粮食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再次,备耕工作扎实有力。从各地情况看,春耕备耕部署早、措施实,在农资供应、机具检修、农民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玉米、水稻、大豆种子供应量在70亿斤左右,耕、种、防各类农机准备充足,能够满足生产需求。这些都为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总之,做好今年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增强大局意识、底线思维和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周密部署、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全力抓好当前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各项工作,力争实现全年农业生产“开门红”。二、聚焦重点环节,环环相扣打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这场硬仗夺取夏季粮油丰收是全年农业生产的第一仗。从现在起到夏收,满打满算还有天,要把春季田管作为当前农业生产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统筹推进春耕备耕,狠抓各项措施落实落地。一是加强分类指导,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当前,西南麦区已进入拔节期,江淮麦区开始起身,黄淮和华北麦区即将返青,正是加强田管、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的关键阶段。近日,我部制定下发了春季田管意见,各地要按照“促控结合、因苗施策”的技术路径,广泛开展查苗情、查墒情活动,落实好有针对性的田管措施。要突出抢前抓早。抓住气温回升的有利时机,搞好肥水管理,促进早发快长,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南方油菜产区要搞好清沟理墒,促进稳健生长。要突出防旱防寒。小麦三月怕旱、四月怕寒。春季气温波动大、雨量变化也大,对小麦正常生长是个考验,要把防旱防寒作为田管重点,对出现旱情的地块,适时浇水,对长势偏旺的地块,采取镇压、化控等措施,抑制过快生长,降低“倒春寒”可能造成的损失。二是狠抓病虫防控,实现虫口夺粮。去冬今春,小麦主产区温度偏低,病虫越冬基数少,但随着天气转暖,病虫害可能加快扩散蔓延。各地要高度重视,及早做好防控准备。要加强监测预警,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