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网络炒作“青储小麦”的消息,让全社会又开始担心粮食“够不够吃”的问题了,国家农业农村部不得不发文,彻查“毁麦”行为。
“年我国粮食生产18年连增”“全国耕地面积第三次调查数据19.亿亩”“年我国进口粮食.9万吨,较上年增长18%”……查阅以往数据你会发现,我国耕地面积远超“18亿亩红线”,粮食又连年增产,可为何进口粮食不断增加,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呢?粮食“不够吃”,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耕地面积增加的真相
年,全国耕地面积第一次调查时,耕地面积为19.5亿亩。这一年,我国首次采取卫星遥感技术调查全国土地面积,这一数据比年,一夜之间增加了5.26亿亩。这之后,我国进入城镇化加速期,大片耕地被用于城市扩容。
然而,到了年全国土地第二次调查时,由于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全国耕地面积增加为20.3亿亩。再之后,城镇化进程依旧在推进,年的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全国耕地面积的数据为19.亿亩。巧合的是,我国从年提出耕地红线为18亿亩。三次土地调查均表明,耕地面积并没有因为大规模城镇化而变化太多,而且每次耕地调查,面积都在“18亿亩”安全线之上。
我国的城镇化是以房地产市场发展为标志的。自房改以来,—年,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个较快发展时期,之后经历短暂停顿,到了年以后,房地产又进入快速发展,这一波行情到了年,实际上已经进入尾声。而此时,我国大多数地方的财政,已经因为过于依赖土地而积重难返。
当初,我国提出18亿亩耕地红线,实际上是为城镇化套了一个“紧箍咒”,而全国土地调查,每次都在18亿亩以上,也就意味着“紧箍咒”没发挥作用。当然这期间,国家出台了好多政策,比如“占补平衡”“退林还耕”等。这些政策,在基层操作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几年前,去浙江的一个县级市,当地一个村民说“原来山地种植的中药材,现在被挖出来改种水稻了”,原来平整的稻田,被用于商业开发。不仅如此,很多地方甚至还出现“少占多补”。直辖市可异地购买占补平衡指标政策出台后,贫困县为了增加卖地收入,纷纷“卖地票”,有的县为了卖更多“地票”,还出现了把别的地方在本地域内的地“占为己有”,甚至原来撂荒的“盐碱滩涂地”也成了“香饽饽”。而这些操作,都是为了占补平衡。
粮食增产的真相
既然耕地面积没有下降,国家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种粮补贴。虽有“谷贱伤农”,但粮食产量一直增加。粮食属于低风险作物,又有国家的保护价收购,加上种粮补贴,总体算下来,种粮还是有收益的。有人做过一个简单计算,种一亩粮食,刨除农资和租用机械作业的投入,每亩年纯收入元以上应该没问题。
一个亩左右的小型家庭农场,在自备农用机械、家庭劳力不增加的情况下,每年能收入差不多10万元。而超出这个规模,就意味着雇工工资,带来投资风险。在大批农民外出务工的情况下,农村耕地流转带来的适度规模经营,让粮食种植始终保持在高位。
另一方面,国家对粮食储备大量的补贴,也让各地粮库统向来库存充裕。也因此,我国粮食总量,无论是从产量上,还是储备粮,都不会存在粮食短缺问题。
但其实,那些靠占补平衡置换的耕地,其质量与原来根本无法比。于是,国家财政又投入大量资金,提升耕地质量,建设具有相当规模的高标准粮田。
这些年,国家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投入是巨大的,每年投入以数千亿,甚至数万亿计。资本市场有一句话:资本聚集的地方,必有奇迹发生。粮食生产也是。
进口粮食为何还在增加
年,我国粮食进口短暂回落后,之后又开始大幅增加。年中国粮食进口量万吨,同比增长18.1%,已经是三连增。今年的前四个月,粮食进口虽略有下降,但进口粮食花费的钱却同比增长24.1%。不仅如此,这几年进口粮食的钱和进口粮食的量价比也不同步,进口同样的粮食花钱越来越多,年中国粮食进口金额同比增长49.2%。是进口粮食增幅的两倍多。因此,国家层面越来越感到“粮食危机”离我们越来越近。
那么,既然耕地有保证,产量也有保证,我们为何还要花那么多钱去进口粮食呢?据权威人士说,进口粮食增加主要原因是国内需求增加。我们算一笔账,粮票流行的年代,成年人月均29斤面粉,那时候,一个人的口粮大约是每年斤,这是在副食极度短缺的情况下,人需要的粮食。现在,肉蛋奶果蔬等副食品极大丰富,人均粮食需求大幅减少,人均年斤面粉都用不了。虽说人口增加,但同时,粮食无论是单产,还是种植面积都在增加。按理说,粮食不该短缺。
粮食短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大量的粮食被用于加工和养殖转化,还有就是,现在的粮食浪费也的确严重。当然也不否认,很多领域存在不可告人的秘密。比如粮库粮食是否虚报?粮食产量和种植面积是否真实?毕竟这里面有利益所在。要不然中央就不会下大力气查处粮食系统存在的腐败了。
另外粮食进口,还有一个原因:战略考虑。粮食作为战略资源,有粮在手,民众乃安。然而,对于在国际粮食涨价的情况下,国家仍不得不花高价进口粮食,有人这样认为,进口粮食虽然一直涨价,但其价格要比国内粮食价格相对低得多。说这话的人,难道不想一下,如果国内不缺粮食,它再便宜有必要进口吗?不管是“人畜争粮”,还是“加工转化”,亦或是“粮食严重浪费”所致,粮食缺口一定是存在的。
坚持原创不容易!如果您阅读后感觉满意,请给予点赞、评论并转发,以示鼓励!「本文作者:李鑫淼」
市场大潮之下,如何做好趋时与超脱
为何不学西方?新冠病毒教我们如何思考
人教版教材插图引发争议,“插图事件”必须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