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农户问,“冬小麦春季,茎叶发*、连片死棵是啥原因?怎样有效防治?”进入3月份,麦田管理多为肥水、除草、喷药等常规操作。随着各地气温逐步回升,冬小麦基本进入返青生长期。作为苗期生长的最后阶段,返青期长势好否,关系到二次分蘖情况。期间如果新叶迟迟未能长出,那么,麦田多呈现一片枯*状态,出现茎叶发*,甚至连片死棵现象,这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都会造成不小影响。近日逛麦田时,偶遇一位在田边“垂头丧气”的老伯,看到那枯*的麦田便已猜到他为何而愁。“我种了大半辈子的麦子,还是头一回遇到这大片发*情况,既不敢施肥,又不敢打药,不足如何是从,看来今年高产无望了”,老伯长叹一口气说道。作为农业院校毕业的年轻人,对于麦苗出现发*死棵现象,自然知道是啥原因引起和如何防治,但在老伯面前还是不敢“班门弄斧”。为了打消老伯的顾虑,以及接受我的建议,于是恭敬地对他说,“老伯您大可不必发愁,我父亲去年也遇到过这种现象,对症下药可有效防治”。在冬小麦返青期间,发现麦苗大范围发*、死棵现象,原因主要有几个:耕作层过浅、肥水不足、病虫害为害、倒春寒影响、药害引起。具体来说:1、耕作层过浅。现在很多农户为了方便省事,多采用免耕播种,即将上茬作物秸秆割掉后,将小麦种子直接撒在地表。与播种前深翻土壤相比,免耕播种的小麦,其根系下扎难度较大,且地表水分、养分容易流失,导致即便种子发芽出苗了,根系也很难得到充足养分。如此一来,很容易引起幼苗因根系下扎不深不稳,吸收到的养分浇水,而引起茎叶发*,甚至大片死棵问题。对于此种情况,本轮小麦基本没有可行的弥补方法。农户们在下一轮冬小麦播种前,建议适当深翻土壤,保证耕作层不低于25公分,以促进小麦根系生发和下扎。2、肥水不当。冬小麦春季返青期需要充足的肥水保障生长。如果农户肥水管理不及时,或追肥用量不足,尤其是氮肥施加不够,则幼苗很难维持正常生长发育,表现出的症状便多为茎叶发*。如果是因为施肥不足引起小麦化*,则建议农户们及时追施速效性氮肥,结合亩产情况,可每亩随水追施尿素10-15公斤。在小麦拔节阶段,再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3、病虫害引起。能引起小麦化*、死棵的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叶枯病等,其症状均在初期表现为叶片发*。其防治方法如下:小麦纹枯病的防治,应在冬小麦二次分蘖末期,使用1%申嗪霉素10毫升+1.8%复硝酚钠5毫升+磷钾动力20克,进行喷雾防治2-3次;以及,在冬小麦拔节以前,每亩喷雾24%噻呋酰胺10-2毫升防治1-2次,可有效预防纹枯病引起的冬小麦茎叶发*。小麦叶枯病的防治,应在冬小麦返青期,使用50%多菌灵-倍液+50%甲基硫菌灵倍液喷雾防治1-2次。4、倒春寒冻害。由于我国气候特征,一般开春户会迎来不同程度的倒春寒天气,气温突然下降造成冬小麦未能适应异常降温天气,骤然接受寒冷引起小麦遭受冻害,导致部分地块的冬小麦出现叶片*化、冻害干枯等问题。如果倒春寒影响较小,仅小部分小麦茎叶发*,可以先暂时不管,待其逐渐恢复正常。但当麦田成片*化,甚至出现冻死现象时,则需及时追施速效性氮肥。此时,可叶面喷施1%尿素溶液2-3次进行缓解。另外,农户朋友可以结合当地的气候变化,在倒春寒天气来临前,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S诱抗素-倍2-3次,有助于提高麦苗的抗冻能力,降低倒春寒对小麦的影响。5、除草剂药害。春暖万物复苏,不仅冬小麦返青生长,麦田里的各种杂草也开始蠢蠢欲动,因此,需及时进行除草管理。但若除草时机把握不准,既会造成除草效果不佳,还有可能引起药害发生。一般来说,如果在冬小麦刚开始返青生长时,农户便着急着色除草工作,很有可能会因麦苗脆弱而承受不住除草剂的“杀伤力”,加之早春昼夜温差较大,进而容易造成幼苗茎叶*化。如果是因为除草引起冬小麦发*,建议农户及时叶面喷施0.01%芸苔素内酯+0.2%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促进幼苗加快恢复生长。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冬小麦返青生长期间除草,尽量选择晴天中午进行。通过上述分析后,老伯说“我前几天刚除完草,找你这样说,很有可能是除草不当引起药害了”。为此,在这里提醒农户朋友们,冬小麦返青期间除草要谨慎,一方面除草时间不宜过早,另一方面除草剂种类选用要视麦田杂草类型来确定,最后,除草剂的使用浓度要适宜,避免冬小麦生长脆弱而出现药害。以上仅为个人经验,希望对农户朋友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