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是我国种植面积和产量排行第二的农作物,也是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因此,小麦种植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小麦种植季节有2种:一种是冬小麦;一种是春小麦。除东北地区因气候条件因素种植春小麦外,其它地区都是种植的冬小麦。以冬小麦种植为例,小麦的种植期大部分在霜降前后,小麦从播种到次年5月份收获,小麦的营养生长期长,自身的调节能力也比较强,抗灾的回旋余地大,只要在其整个生长过程中认真落实小麦高产栽培的配套技术,立足防灾,坚持抗灾,就一定能够战胜小麦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和自然灾害,降低危害程度,减轻灾害损失,最后夺取小麦增产丰收。
春后小麦苗图片小麦播种防灾抗灾的措施
(1)选择优质品种:优良品种是增产的基础,优良品种的特性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强、产量高、抗倒伏、稳产高产等特点。选择时应遵循以下几个标准:一是根据当地耕作制度,前茬成熟早晚,选择适当成熟期、高产的品种。稻麦两熟或麦杂轮作田块,早茬口宜选用耐寒性较强,适于早播的半冬性类型小麦品种。晚茬口应选择春性较强,能耐迟播的早熟品种。二是要与地肥力水平相适应,在施肥水平高的地方和田块,应选择耐肥抗倒的品种;反之,应选择适应性广而耐贫瘠的品种。三是必须立足抗灾保收,稳产高产。冬季气温较高,冻害发生较少,晚茬面积大,春后多雨,小麦生长后期病虫害较重,湿害严重的地方,要选用耐迟播而又早熟,耐湿性强,抗赤霉病的品种。
年前小麦苗图片(2)适时的播期选择:适时播种是达到全苗、壮苗、高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播期过早,苗期温度高,生长快,幼苗易徒长,这样抗寒能力弱,易受冻害,春性品种甚至发生冬前拨节,冬季死亡,严重缺棵减产。播种过晚,由于气温低、出苗迟,苗弱小也会遭到霜冻,造成分蘖少,后期穗小穗少,产量自然就不高。适时选择播种期可充分利用秋末冬初的这一段生长时间段,让麦苗充分扎根和分蘖,积累更多的营养,为安全越冬,提高成穗率和争取壮秆大穗打好基础。气温是决定播种期的主要因素,半冬性品种约在14~16℃、春性品种约在12~14℃时播种为好,一般来讲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
(3)小麦播种质量:小麦播种“七分种,三分管理”,对小麦播种的具体要求是:播深适宜、深浅一致、落籽均匀。小麦播种深度一般为2~4厘米,同时,土壤湿度大时宜浅,土壤干燥时宜深。只有深浅一致,才能达到苗齐苗壮。匀播能使麦株分布均匀,能得到充分的光照和营养。撒种前应下足底肥,底肥以土杂肥为主,播时应同时施入种肥,种肥以缓释性的复合肥为主随种施入土壤中,施后及时覆土,覆土深浅一致,土块要细。
扬花后的小麦图片(4)播后管理:
1、及时喷洒除草剂
小麦播种后的1~3内,要及时在大田里喷洒除草剂。麦田土壤覆盖除草剂可用60%丁草胺乳油,每亩用药毫升,兑水50千克,均匀地喷洒在厢面上,可有效防治一年生莎草、本科杂草和其它阔叶草。
2、及时查苗补苗
小麦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确保亩苗拥有量,防止田间缺苗和断垄。对缺苗严重的地块要及时补苗,空白区及时补种。
3、早施追肥
小麦分蘖后,气温已逐渐降低,生长较慢,这时应在二、三叶期追施苗肥;腊肥要因地制宜,分类区别施用,早麦、肥田、壮苗多施土杂肥;晚麦、薄地、弱苗要多施人畜肥或尿素。在小麦拨节时,除了施足拨节肥外,还应对旺苗田块喷施助壮素等植物调节剂,并增施钾肥,增加抗寒和抗倒伏能力。
小麦灌浆期图片4、灌水与除草
小麦开始分蘖后,田间持水量低于60%时(即土壤表面变白时),就应进行灌溉。麦苗生长弱的早灌,瘦田比肥田早灌。除草时,弱田要浅锄;肥田面深锄划苗。使用除草剂时,每亩用10%苯*隆可湿性粉剂10克兑水40~50千克,在麦苗长到2~3叶时喷雾最佳,喷雾宜在晴天中午前后喷最好。
5、清沟排渍
小麦生长冬前需水较多,春后拨节抽穗后需水量较少。因此,在小麦种植时除了要开好“三沟”外,春后雨水季节来临时,要注意做好经常性的排水工作,这样能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危害。
成熟后的小麦图片6、及时收割
小麦收割期在5月份,也是夏天雨水越来越多的时期,连绵的阴雨天会造成麦粒在高温多湿的情况下发芽,因此抢晴及时收割是稳定产量的关健,应在腊熟末期进行收割,这样就能保质保量颗粒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