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喽从晚播到丰收,今年小麦经历了什么

本文转自:农视网

眼下

全国冬小麦收割已经完成

从各地实打实收的情况看

产量普遍好于往年

然而

丰收来之不易

受到去年严重的秋汛影响

约三分之一的冬小麦被迫延期播种

今年开春

一类苗情仅有往常年份的

二分之一不到

面对不利局面

农户是如何应对的?

又有哪些举措助力丰收呢?

▲完整视频

《聚焦三农

从南到北看丰收》

好地增产明显

河南省是我国小麦种植第一大省,小麦面积常年保持在多万亩,占全国冬小麦面积的四分之一。5月中下旬,河南省小麦开始成熟收获。

6月1日,河南省商水县67岁的种粮大户周群元的小麦开镰收割。据了解,他在当地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承包了亩土地种粮食。虽说是高标准农田,但在去年冬小麦播种时,也受到了秋汛的影响。

河南省商水县种粮大户周群元

我们这里的土地是一种黏土,水分不控到一定程度没法耕地。长时期下雨,虽然水能排出去,但是地还是非常湿,含水非常多、非常黏,地不能犁也不能耕,还得晾到水分少的时候才能耕地。所以,这样造成小麦播期推迟,有点晚。

周群元这些晚播的小麦,今年收成怎么样呢?

河南省商水县种粮大户周群元

今年产量非常好。像我这块麦地,每亩能达到斤到1斤的样子。

周群元介绍,他这块地去年的小麦亩产是斤,今年比去年亩产能增加多斤。

6月9日,在山东省平原县,种粮大户孔繁涛的两万亩小麦次第成熟,开始收割。

山东土地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孔繁涛

上午截至现在,我们收割了大约有多亩地。从这多亩地整体产量的情况来看,普通小麦大概在每亩斤左右。

6月15日,记者来到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种粮大户韩立杰所承包的亩麦田,这里的情况如何呢?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种粮大户韩立杰

年10月25日到10月30日播种完,比往年播种将近晚了半个月。小麦要想高产,必须年前分成壮蘖才能高产。去年冬天种得晚,年前几乎就没有分蘖。每亩能上斤就高兴了。

韩立杰最初对自己今年小麦的产量预期是每亩斤。那么,今年他的小麦产量是多少呢?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种粮大户韩立杰

今年这个籽粒还是比较饱满的,含水量应该不超过13%,是比较干的了。收货以后拉到咱们一个场地,然后装大车,拉到人家公司直接就卖掉了。现在卖了将近亩,平均单产斤左右。

斤的单产,在当地绝对属于丰产。可韩立杰承包的这片地,在当地属于好地。那些不好的地,又会是什么情况呢?

差地不减反增

今年47岁的周红云年开始流转土地种粮食,年流转面积达到亩,其中亩是和韩立杰一样的好地,另外亩全是沙滩地。平常年份,这些沙滩地的小麦产量只有来斤。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种粮大户周红云

它主要是不保水、不保肥,水分容易流失。沙性土壤,浇水也好,施肥也好,都会很快渗到地下。

周红云介绍,今年他的好地和差地,小麦产量都比去年增加了大几十公斤。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种粮大户周红云

这个地里的小麦看起来不错,实际它的千粒重不行,肉眼看不出来,里面的籽比较瘦。像别的地块,同样的品种,并且管理上比这个施肥也少、浇水也少,麦籽比这个要好得多。今年,好的地块亩产在斤左右,而沙性土壤地块亩产差点,不足斤。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温春爽

我们南和区的小麦种植面积是34.94万亩。现在看我们实打实收的产量,亩产是公斤,比去年略增。

在河南、山东、河北的采访中我们发现,无论是种粮大户还是小户,不管是肥地还是瘦田,小麦产量大都比往年有所提高。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赵广才长期在一线调研,他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广才

今年我实地考察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我通过直接现场验收,就是实打实收,看来产量是非常好,全国小麦确实是丰收了。如果不实地考察,还没有这么足的底气说小麦丰收了,现在看来实际是真丰收了。而且农民反映,尤其是一些种田大户反映,今年的小麦比去年亩产增加了多斤,高的可能达到斤。

多方努力,多措并举

从去年秋冬的晚播到今春复杂的苗情,今年的夏粮小麦是怎么一步步走到现在的丰收局面的呢?

今年2月13日,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工作会议在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召开,强调加大农业生产扶持力度,因地因苗抓好春季田管。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吕修涛

中央高度重视今年的夏粮生产,对去年受秋汛影响比较大的省份,将出台夏粮小麦促壮稳产补助。农业农村部也将整合高产创建社会化服务资金,重点来支持夏粮生产。当前,最重要的是分区分类、因地因苗、精准施策,落实春季田间管理,特别是促弱转壮关键措施落实。

今年以来,中央财*安排夏粮小麦促壮稳产补助资金60多亿元,两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共亿元,并再次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同时,农业农村部门选派干部、专家分赴夏粮小麦主产区指导生产。各地基层农技人员也纷纷蹲点包片,深入田间地头为种粮农民提供各种服务。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温春爽

我们作为农业技术人员来说,付出比常年多出好多倍。在技术培训上,往年三四次就可以了,今年都是十次以上。一是村里技术员,二是乡里包括大户的技术员,进行多次培训,反复强调。第二个就是在田间地头的时间,一周的时间里,有五六天都是在下乡。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农兴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韩坤杰

技术人员会进行精细指导,到现场拔出来麦根来看,指导哪一块地需要早点浇,哪一块地需要晚点浇,怎样促使麦苗发育等,我们按指导做。往年也指导,但是今年的苗比较弱,农业农村局今年指导得更好。

在多项惠农*策的支持和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各地种粮农民采取多打药、多浇水、多施肥等措施,在往年管理的基础上,加力加码。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苗情转化良好。到了4月底,许多地方小麦生长情况已经好于往年同期。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温春爽

在小麦的整个生育期,心情最放松的时候就是灌浆后期,我们感觉收获在望了。但是不能掉以轻心,还有后期的“干热风”。我们根据天气预报,实时提醒农户注意“干热风”。

从全国来说,天公整体作美,灌浆后期,农技人员和种粮农户担心的严重干热风并没有出现,小麦顺利成熟。

丰产之后,只有及时抢收入库,才能真正达到丰产又丰收。为了保证成熟小麦能够适时收获,针对各地疫情防控中可能存在的收割机进田下地的卡点、堵点,农业农村部派出9个工作组分赴相关省份,下沉一线开展小麦机收专项指导。各地也纷纷在农机手跨区转移的必经之路开辟“绿色通道”,并专门设立“跨区机收服务站”,为机手提供从防疫到作业的全方位服务,保证了小麦机收作业顺利进行。

6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年夏粮小麦增产丰收已成定局,质量好于常年。

有句俗语叫“人误天不误”

天气去年耽误了你

今年再帮你补回来

但是

*策好、人努力

确实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好*策激发了

农民种粮护粮的积极性

而从上到下的共同努力

则为今年小麦丰收提供了重要保障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fangzixun.com/afhgx/346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