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粮食ldquo吨半田rdquo

眼下,我省关中地区夏收过半,在咸阳三原陂西镇东毛村,经过专家组实地实产验收,小麦种植户郭才有1亩4分7厘田单产达到.3公斤,创造我省关中灌区小麦小面积 纪录。这标志着陕西省级“吨半田”科技集成攻关示范创建项目收获良好效果。

(视频来源:陕西新闻联播)

据了解,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针对关中地区长期以来耕地周年产量水平比较低,作物周年光热资源配置的利用效率不高的瓶颈问题,年以来,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在关中灌区开展周年冬小麦+夏玉米“吨半田”(小麦、玉米两料产量公斤左右)科技攻关,通过农水结合、农机农艺融合,集高标准农田建设、地力提升、高效节水、高产栽培等技术于一体,实现品种与气候资源配置优化,地力持续培育与养分周年高效配置优化,投入与两茬作物高效生产配置优化,管理与作物周年生产配置优化,达到周年高效利用种、水、肥、地、药、光、热、作业机械等,大幅度提高耕地周年产量,降低周年生产成本。“吨半田”现场观摩研讨会现场6月11日,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在渭南市富平县举办“吨半田”现场观摩研讨会,现场观摩了示范田小麦收获,部署了夏玉米播种工作。省农业农村厅*组成员、副厅长任步学参加会议并讲话。

现场观摩小麦收获

任步学指出,“吨半田”示范田小麦喜获丰收,优良品种选定、关键技术应用、重要生产节点把控、各种要素集成、农业与水利部门和小麦与玉米体系跨界融合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富平示范田的面积大、技术集成度高、农水结合最紧密,整体科技含量较高,技术模式和技术路径复制推广的价值很大。任步学强调,今后解决粮食问题确保粮食安全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要再接再厉,进一步挖掘潜力,强化协作攻关,扩大试验示范面积,实现良田、良种、良技、良机、良艺、良策的深度融合,实现时间、资源、水肥的合理优化配置,提高玉米单产,顺利实现“吨半田”目标。同时要集成技术,简化环节,总结凝练易懂易学高效便捷的“吨半田”生产技术模式,给老百姓提供一整套“口袋技术”,在关中灌区加快复制推广,为关中灌区粮食生产和确保全省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吨半田”小麦实收现场

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张睿研究员组织专家现场实收

与会代表观摩了渭南市富平县东雷二期抽*灌区流曲高效节水示范田小麦玉米“吨半田”小麦实收、测产,听取了“吨半田”小麦科技集成攻关情况,座谈研讨了夏玉米亩产公斤的技术路径、品种选择、关键技术、施肥方案等。6月11日专家实产验收,示范区平均小麦亩产达到.47公斤,为“吨半田”目标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

视频来源:陕视新闻

内容来源:陕西农业农村厅

编辑:柳林

审核:舒丹

终审:雷铁峰

声明:"陕西农村广播"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fangzixun.com/afhgx/140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9